来源:瀛泽文化 作者:瀛泽文化编辑部
「摘要」
进入清代中期,在经历了瓷器发展史上最辉煌的康雍乾盛世之后,随着国力的减弱,瓷器的生产有所变化,虽然有些瓷器还保持有前朝的遗风,但瓷器生产的总体数量减少了,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,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,陈设瓷明显变少,创新造型不多。在装饰方面,吉祥图案增加,其他纹饰题材减少,烧瓷记忆减退,款式趋于简单。
嘉庆一朝的瓷器,正处于乾隆制瓷高峰逐渐走向衰微的时期。早期延续乾隆时期风格,有些粉彩瓷器上甚至仍书写乾隆御题诗句,清宫造办处活计清档中,记载嘉庆时期烧制的瓷器还有落乾隆款,有的落本朝。
清代是中国制瓷史上的鼎盛时期,其制瓷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。受等级森严的封建统治制度和制瓷历史传统影响,清代的官窑瓷器和民窑瓷器的款识在题写上也有一定的惯例,同时又新开创了金彩、墨彩、珐琅彩等题写工艺,而且各种堂名款、花押款、吉语款也更为多样。清代共有帝皇十个,均有帝皇纪年款的瓷器传世,他们依次是:顺治、康熙、雍正、乾隆、嘉庆、道光、咸丰、同治、光绪、宣统。
我国花卉文化源头约在万年前,诞生于历史悠久的农业文明之原初时期的农业劳作。此时出现了较早的艺术萌芽:花卉纹。人们在自用的彩陶、石器上,在岩画上,刻画或以红黑白色涂画各种花、叶、树木等纹样。这是美的觉醒,以图案方式留下当时花卉审美的记录,隐含着植物崇拜,隐含着原初艺术、科技等文明与原始宗教的内涵,所以又是文化之原型。花卉纹的出现,使花卉成为艺术、文化的载体与象征符号,成为文明之结晶。
寿字纹是古代中国传统纹饰之一。属于是文字纹的一种。多施用于瓷器与布帛之上,以允装饰。“寿”即长命,活得长久。“寿”与“福”相辅相成,长寿就是大福分。民间常见“福寿双全”、“五福捧寿”等祈寿装饰题材,可见“寿”是能与“福”相提并论的吉瑞字符。商周有“长寿为五福之首”之说,青铜铭文中不乏“耆”、“孝”、“考”等与寿含义相近的文字。我国民间深受道家思想影响,一直存在“五福以寿为重”的观念,人们企盼长寿,珍惜生命,注重现世。道家认为人在一切都在,不是很偏重“来世”。正是基于这样一种现世观,中国人对长寿的追求始终不渝,并把祈寿的观念贯穿于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我司近期有幸征集到一件“绿松花卉纹寿字盘”,此件瓷器属于嘉庆仿乾隆制,盘面为绿松花卉纹饰,盘中间为寿字纹,底部落款为“大清乾隆年制”,嘉庆瓷器款识基本承袭乾隆款识特点:以篆书六字三行为主。官窑款字体工整,结构严谨,多用青花书写。该盘造型古朴,施釉肥厚,润泽光亮,瓷质精细,釉水莹润透亮,绘画娴熟流畅细腻。在当今的古玩市场中,龙寿字纹瓷器很受一些藏家的欢迎,升值空间比较大,因此这款“绿松花卉纹寿字盘”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。
现此“绿松花卉纹寿字盘”持宝人林先生委托我司诚意出售、欢迎各界收藏家咨询或出价!家中古董,手中珍玩,想知道年代吗?想了解现在的市场行情价格吗?想急于出手,而苦于找不到合适的买家吗?想了解更多内容请拨打4009921808